跳到主要内容

04 Web标准简介

Web 标准是构建网页和应用的一套技术规范,确保不同设备、浏览器之间一致性、可访问性和可维护性。


一、主要制定机构

  • W3C(万维网联盟):负责 HTML、CSS、SVG、WCAG 等标准。
  • WHATWG(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):负责维护 HTML 和 DOM 的活文档版本。
  • IETF(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):负责网络协议标准,如 HTTP、TCP/IP。
  • ECMA(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):负责 ECMAScript(JavaScript 标准)。

二、Web 标准的组成

1. 结构(Structure)

HTML(超文本标记语言)

  • 用于定义网页的语义结构,如标题、段落、链接、表格等。
  • 当前版本:HTML Living Standard(由 WHATWG 维护)

2. 表现(Presentation)

CSS(层叠样式表)

  • 控制网页的外观和布局,如字体、颜色、动画等。
  • 各模块分为:布局模块(Flexbox、Grid)、选择器模块、动画模块等。

3. 行为(Behavior)

JavaScript(脚本语言)

  • 提供网页的交互功能,如响应点击、异步请求、动态更新内容。
  • ECMAScript 是 JavaScript 的标准,当前为 ES2024 等。

三、其他关键标准

1. 文档对象模型(DOM)

定义网页的编程接口,使 JS 能操作 HTML 和 CSS。

2. 网络协议

HTTP/HTTPS:网页通信协议。

WebSocket:用于实时通信。

URL、URI、MIME 类型:用于统一资源定位与识别。

3. 可访问性(Accessibility)

**WCAG(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):**确保残障用户也能访问网站。比如:语义 HTML、aria-* 属性、色彩对比度等。

4. 响应式设计

利用媒体查询(Media Queries)实现多设备适配。

5. 性能与安全标准

CSP(内容安全策略)CORS(跨域资源共享)HTTPS:减少 XSS、CSRF、点击劫持等安全风险。


四、为什么遵循 Web 标准?

  • 跨浏览器兼容性:避免网页在不同浏览器中显示混乱。
  • 可访问性提高:更多用户群体能访问。
  • SEO 优化:结构清晰有助于搜索引擎抓取。
  • 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好
  • 前后端协作更清晰

五、常用资源